第九十九章 争锋!(一)-《镇抚大秦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态度很是恭顺的将一份竹简呈到了案上,轻声道:“嵇先生,这是冯氏托人送到宫中的,长公子命我送了过来。”
    “冯氏?”嵇恒点点头,记起了这冯氏。
    这是冯谖后人。
    冯谖是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之一。
    也就是做薛国市义,营造‘三窟’的人。
    冯谖借此在齐国站稳了脚跟,家族也开始兴盛,齐国本就商贸盛行,因而冯氏在后面也陆续掌握了一些经营,秦灭齐之后,迁大量贵族大富于关中,冯氏就位列其中,只不过相比冯谖甘愿受贫也不愿经商,而今的冯氏显然是堕落了。
    嵇恒将小吏放在案上的竹简拿到手中,快速的看过几眼,看完也不由为冯氏的大手笔惊叹,啧啧道:“冯氏眼下虽‘没落’,但这智慧跟眼光,却并未因此丢失。”
    “六千金,这非是一个小数目。”
    “就算是冯氏能拿出来,恐也会伤筋断骨,但冯氏却这么轻易就献上去了,若换做别人,恐真就动心了。”
    “然则.”
    “我嵇恒偏生不爱财。”
    嵇恒将竹简放下,沉思片刻,开口道:“这竹简我暂时收下,不过不用去通知冯氏情况。”
    小吏额首道:“诺。”
    嵇恒又道:“长公子可确定好时间?”
    小吏道:“定下了,就在三日后,城中一座官邸内。”
    “我知道了,这几日不用再透露信息给这些商贾了,让他们猜去。”嵇恒并未多说,简单吩咐了几句,继续看起了竹简。
    他看的非是商贾的资料。
    而是刑徒的。
    竹简上面的刑徒,过去都是商贾。
    只不过过去因经商失败,被判处成了刑徒。
    嵇恒快速浏览着,将这些人的名字记在心中,以及这些人曾受到的肉刑。
    三日时间转瞬即逝。
    很快就到了扶苏跟商贾约定的时间。
    嵇恒用清水洗了一把脸,再用力的搓了搓,让自己面色看起来相对红润,一件布衣,一双草鞋,就这般朝约定地点走去。
    不过在临近阁楼时,他适意的戴上了面具。
    走在长阳街上。
    嵇恒颇有恍然隔世的错觉。
    入狱后,他的活动范围其实很小,更没有机会接触到经商市集,而今远远的望去,却是能看到一片鳞次栉比的坊区,各种盐铁珠宝丹砂在集市摆放着,而一些大商社,无不飞檐高挑楼阁数进。
    铜门铜柜精石铺地。
    其华贵豪阔,大店做派,跟别处截然不同。
    热闹非凡。
    不过这种热闹与他无关。
    他只是远远的看了几眼,便迈步经过了这片热闹,步伐果断的进到了一片相对安静的坊区,这里是官邸坊区。
    长街两侧坐落着一些酒肆民宅。
    相对集市多了分安静。
    官邸外。
    数百名士卒陈列,气势恢宏,带着几分肃杀之气。
    冯栋、冯振父子早已到场,而今坐在末端,正襟危坐,目不斜视,父子二人的衣衫都很素朴,甚至还略显寒酸。
    父子二人就这般安静的等着。
    从进入屋内开始,就再无言语,更不敢肆意询问四周官吏,战战兢兢的坐在席上,仿佛像是即将被审讯的犯人。
    不多时。
    屋外响起了一道脚步声。
    冯栋下意识将目光看了过去,不过见到来人的衣着,却是一愣,这人穿的竟比自己还穷酸,衣角处更沾着不少泥尘。
    而且还带着面具。
    就在冯栋惊疑之时,一旁的小吏介绍道:“冯栋,这位是钟先生,今日是钟先生跟你会商。”
    “长公子业已到场。”
    “不过并不会献身,而是在隔壁西房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