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林建民看了一眼周雅,发现她正在皱眉观察,不由问道。 “确实好。” “而且搞价的人很少,是不是因为有标价?” “就是我们卖衣服的时候还有人来搞价的,但是你通通都给拒了,这是为啥?” 周雅看着买货的人群,不由的把疑惑的目光转向林建民。 “你傻啊,我们都在学校里,他们的衣服都是找我们买的,这个降价一块钱,那个降价两块钱。” “后面我们是去卖货还是去给别人补差价。” 林建民皱眉看着周雅,脸上也是不免有些苦笑,这个时代的人很淳朴,也没有那么多能历练的机会,身份就那么几个,商业和普通人是有着很远的距离。 “那我刚才看有人就能搞价,但是有的人没有搞价。” “这又是为什么?” 周雅再次皱眉,似乎还是有些想不明白。 “这边来买东西的人,是自己一个人来买的,而且多数都是一锤子买卖。” “能薄利多销当然要薄利多销,要不然全部压在库存里。” 林建民耐心的解释,目光则是不停地在一些商铺的位置扫来扫去。 “那我再问你,你说商场里面哪个位置卖东西比较好卖。” “你不要着急回答我,先自己观察一下。” 林建民暂时没找到适合的商铺,就像逗一逗周雅,顺便把自己的一些知识分享一下。 “这个......” 周雅开始仔细观察人流量,可是她没有找到固定的规律,换个人这么盲目的找规律也很头大。 五分钟,十分钟。 “怎么还没有头绪吗?” 林建民笑着问道。 “没有,不过入口的地方人流量很大,大家停留的位置实在中间,可是顾客还是有的商铺多有的商铺少,没什么规律。” 周雅也是学习经济学的,虽然能够有一些判断,但还是极为有限的。 “说的还可以,就是三个地方,一个是入口处、中部区域还有一个是角落的位置。” 林建民说着话,顺便指给周雅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