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陈十一和福大对视一眼。 “事情都过去两年了,难道这两年都是三人之中的老二在养着那个古罗人?” 沈无恙点头。 “定是这样,否则古罗人人生地不熟的,如何能隐在这里,却无人识得他的踪迹,还有九王叔一死,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将海盐地占为己有,我猜,说不定就是那个古罗国人的主意。” 陈十一表示赞同。 “古罗国人生性狡诈,喜好发起战事,抢占他国领土,而这个人在大邺生活了这么久,还不知道窥探了多少大邺的秘密,说不定留在这里的不止他一人,你要仔细查探,如果实在人手不够,记得直接找都尉。” “沈无恙,你记住,这个人,不能留,以免后患无穷。” 陈十一对着站在一旁的福大说。 “你帮着沈无恙,歼灭这伙人,我这段时日,要去青州一趟,你忙完了,过来青州找我。” “你去青州做什么?” “青州那边有位大儒,名溢四海,我去拜访一番,想让他给我新办的书院做山长。” 福大很是不解。 “你这又是办书院,又是造纸墨的,究竟要做些什么?” “能让更多人读书认字,明辨是非。” 沈无恙笑着插嘴道。 “哇,志向这样远大,我也识得字,四书五经我也读过一些,回头我给你做教书先生去吧。” “不要。” “为何?” “教书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,首先,品性要好,你不行,把自己的德行先修好再说吧。” 沈无恙翻了个死鱼眼。 “你如今埋汰人越发地口齿伶俐。” 陈十一面无表情地回道。 “过奖了。” 青州是个富庶之地,有江南烟雨蒙蒙之感。 陈十一到了青州的时候,时值八月。 青州的宛城,婉约宁静,河从城中流淌而行,老船家身披蓑衣,慢悠悠地摇着橹,吼了几声情调小曲,悠闲自在地穿过桥洞。 她身着青衣,簪着青玉,手持伞柄,天青色油纸伞,伞骨滑着雨,顺着一丝丝雨线跌落在青石板地面上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