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做什么买卖好?” “你手艺好,要不就做点简单的吃食,平安镇上来往的外人较多,很多人愿意在吃食上花钱。” 陈十一点头,她觉得这个主意很好。 一来可以挣点银钱,二来,也可以避免自己长时间在庭院里待着,避着点大少爷更好,她之前犯蠢,惹了他。 陈十一打定了主意,就雷厉风行地干了起来。 她会做焦香的口袋饼,面饼上撒上芝麻,在烤炉中把面饼烤成焦香,表皮又酥又脆,取出来从中间切开,就形成了一个小口袋,饼袋子能装菜,装肉,一个卖三文钱,能吃饱又实惠,最重要的是,她会用大骨头熬成的浓稠酱汁,一浇上,咬上一口,唇齿留香,回味无穷。 至少,薛连星是这么说的。 她把这个事情同温夫人说了,温夫人和蔼地说道。 “十一,这个家辛苦你操持了。” 陈十一讪讪地说道。 “我是侯府的丫鬟,这是我的分内之事。” 温夫人想起那晚温之衡的举动,忙说道。 “你是个好孩子,衡儿也喜欢你,你要好好照顾他,夏凉冬暖,要妥帖细致,以后有了孩子,侯府不会亏待你的。” 陈十一眨了眨眼,随便应了一声糊弄过去。 薛连星把烤炉从县城运了回来,在镇上的长宁街给陈十一弄了个摊位,营生就这样做了起来。 陈十一嘴甜又热情,手艺又好又实惠,第一天开张营业,就得了近两百个铜钱。 真是令人兴奋不已啊! 陈十一和旁边的摊贩都很聊得来,但唯独右边的一个姓裴的书生,脸不是脸,鼻子不是鼻子的。 “你的东西能不能挪远点,炉子的烟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。” 陈十一转头,一个瘦弱的少年穿着打着补丁的蓝衫,正襟危坐在凳上,前面写字的书桌摆着纸墨笔砚,给人写信,写家书兑点营生糊口。 书生愠怒的眼眸之下,是一张布满疤痕的脸,恐怖得吓人。 旁边卖鞋子的赵婶子悄悄告诉她。 “他小小年纪,就已经是个秀才了,学问高着呢,家中有个病弱的老母,每月光药钱都要好几两银子,谁料,祸不单行,家中着了火,为了救老母亲,闯到火海里,把脸给毁了,脸毁了,不能参加科举,也无法去做个夫子教书育人,只能在这里胡乱兑些生计,真真是可怜人啊。” 陈十一听罢,只能尽量把位置往旁边挪了些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