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路老板在房间抽烟,又想起任重伦电话里说的张国利。 娱乐圈、影视圈、文艺圈里精英荟萃,这位就是情商智商双高的一位代表。 他事业起步在70年代的蓉城。 安逸的蓉城有他的两位贵人,老韩和老米。 老韩不需再费笔墨,老米是谁呢。 资历很老的导演米加山。 三人相识于微末,早年间一起在峨眉厂工作,当时老韩还是个普通的照明工,俗称灯爷。 老米是一位美工,这位老张地位最低,是个群演。 哥仨儿没事儿就一起在青羊区的茶馆喝茶摆龙门阵。 但同人不同命啊,老韩和老米都是根正苗红的接班人,这里不再详叙。 老张虽然没背景,但是情商高,人又机灵得很,跟两位哥哥玩得很近。 1988年王硕的改编电影《顽主》,老米是导演,张国利是副导演。 女主是老米当时的妻子潘红,国内顶级大青衣。 国利就这么一路向上,后来老韩进京,他也顺势北上,很快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。 而张国利之所以没有自己贸然联系路宽,就是因为他和华艺和裤子的关系太深了。 有多深呢? 小钢炮职业生涯的第一部战争大片《集结号》,是张国利给找的本子,后来的《1942》和《芳华》里都有他的影子。 而张国利的《第601个电话》的监制和制作人都是小钢炮。 包括后来黑子的职业生涯都是华艺兜底,转到幕后以后裤子没少提携,视如己出。 如果按一般人的想法,他为什么不去找老韩呢? 韩山平现在是所有国内电影人的隐性领导,只要不是特别棘手的事儿,他一句话,跟路老板打个招呼而已。 要么说老张是个双商奇高的人间清醒呢! 他是真的把自己放在韩山平的角度上去考虑这件事儿了! 对于韩山平来说,路宽是名声大噪的后起之秀,张国利和利益纠葛的华艺是他根植已久的圈子。 如果张国利找到他,他一定会很为难。 因为他最清楚两者之间的矛盾,甚至当初在路宽请韩山平递条子让问界递补进西影厂的招标工作时,老韩也只是居中联系,不偏不倚。 他不想打破自己在路宽和华艺之间的平衡。 就像古代的皇帝一样,不喜欢看到手底下的大臣们和和睦睦,最好整天斗个你死我活才好! 老张的情商就在这些点点滴滴里获得了回报。 后世2009年韩山平领衔出品《建国大业》,全片成本3000万,票房4.3亿,赚疯。 后来今晚这位上影的任总曾经抱怨过,自己靠着手底的院线资源才拿了10%的投资份额。 他老张啥也没有,也拿了10%,站着就把钱给挣了! 这上哪儿说理去? 任总抱怨归抱怨,他也是被老张的超高情商俘获的领导之一。 同样是2009年,上影响应号召和民营企业合资成立上影寰亚,总经理就是张国利。 这里面是很值得玩味的。 上影和中影名义上同级,都是隶属广电的央企,想要注入民营资本,那老张至少要打通再上一层的关系。 至于这层关系通到何处,就不足为外人道了。 只能说国内社会里这样的大大小小的圈子文化太过发达,人与人之间都是千丝万缕的联系。 董双枪、韩山平、李守成,哪一个不是“福泽深厚”之人? 路宽拿着手里的资源和他们做等价交换,某种意义上来讲比与虎谋皮也高强不了多少。 一旦他本人的电影扑街,或者失去了利益交换的价值,你再看看这些人是什么反应? 现在也就是老田这个老农民一样的第五代导演,和路宽之间算是有些交心。 因此他才会极力劝告路宽,必须要在明面上找一些资源和靠山,以免以后被巧取豪夺了都没处说理去。 路老板看了看表,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会儿,拨通了舆情监测中心徐波的电话。 办公室24小时值班,上一次老刘的视频事件就因此第一时间被发现处理。 “老板,指示。” “网络上是不是有什么张黑子的事件发酵?” “是的老板,但因为当事人身份不敏感,不符合即刻上报的条件,我们就暂时未做处理。” 徐波有点慌,领导怎么直接一个电话打过来了,难道这事儿很大? 他算是博客网里除了庄旭、王星二人外,为数不多知道路宽真正幕后身份的人。 “哦,没事儿,继续观察吧。” 电话挂断,路老板掐灭了烟头。 果然是这事儿。 注1: 我是搞不懂和谐机制了,尼克松和伊丽莎白这俩名字也违规?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