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哟,犯什么事了,惹的晏小哥发这般大火。” 晏淮哼哼:“走路太急,不稳重,没有我半分风度。” 商贩们窃笑,半个字都不带信,故意揶揄晏淮:“那是,谁不知晏小哥是咱们这一带最温文儒雅的人。” 晏淮点头,“嗯…嗯嗯。”继续夸,多夸点,哥爱听。 “晏小哥乏了否,来尝尝我家的煎白肠。” 晏淮驻足,瞄了一眼,有点想吃。 他进铺子吃的肚儿滚圆,临了了又要了一碗羊杂汤,商贩强忍笑意:“晏小哥都吃撑了,还能喝下汤。” “你不懂。”晏淮摆手道:“我饮汤给它顺顺。” 商贩闻言乐不可支,把着晏淮的小臂,问晏淮还来一碗否,晏淮为难,随后道:“你这么想送我羊杂汤,那就留下次罢。” 商贩顿时像吞了苍蝇般梗住。 晏淮只留给他一个潇洒背影,在外面溜达,没有小崽子在耳边吵吵,晏淮的心情是无比明媚。 这天真蓝,这云忒白,路边的狗子都不讨嫌了。 院里的宁荣也快累趴下了。为了哄儿子,他作大马,举高高,总算止了小儿啼,并无比思念大舅哥。 晏淮:“阿嚏——” 哪个孙子念叨他? 晏淮揉揉鼻子,继续往热闹深处去,直到天色黑透了,他才悠悠回院。 小院亮着灯,却十分清静。晏淮暗喜,小崽子们都睡了~ “哥。” 晏淮心尖儿一颤,见着妹妹,生气道:“你吓我干嘛,坏丫头。” 晏小妹:……冤枉啊。 晏小妹有事相求,忍了。忽略自己无事相求时也会忍。 人总要哄哄自己嘛(抹泪)… 两件瓷器一共卖了一百一十八两,晏小妹想借走这笔钱。 “凭啥。”晏淮问她。 晏小妹:一点都不意外呢。 晏小妹解释道:“哥,这三年虽说挣了几个钱,但日常花销大,也没落个什么。” 他们一家子人且不说,除开人情往来,宁荣间或接济同僚。庶吉士的日子不好过,他有口肉汤,见不得同僚忍饥挨饿,能帮则帮。不过事后会被晏淮阴阳怪气就是了。 ‘哥现在都不揍我了,只动嘴说我两句,说明哥心里还是看重我的。’晏小妹脑中倏地冒出宁荣这句话,差点维持不住神情,赶紧按下。 晏淮不耐烦:“说重点。” “哥,我想拿这笔钱买地。”晏小妹呲溜儿道。 晏淮更干脆:“没门儿。” 晏小妹努力争取:“哥,等地里产出挣钱了,我就还你。” 姚娘子的娘家富裕,前两年就在京郊买了地,还在城边买了一个铺子。地里产出和铺子进账足够一家子人嚼用了。 他们现在还在租院子,名下没个一星半点儿产业。晏小妹想起来都发愁。 晏淮翻了个白眼:“等你还钱,我得等到猴年马月。” 晏小妹无法反驳,就算赶上好时候,地里庄稼卖个好价钱,想挣回这一百两,也得七八个年头了。 她紧了紧手,试探问:“那买铺子?” 晏淮不语,晏小妹受到鼓舞,“如果铺子生意好,很快就能还钱了。” “铺子……”晏淮摩挲下巴,陷入回忆:“东城边儿最近是有个破烂铺子出售,开价一百六十两。”晏淮骂街:“他怎么不去抢。” 晏小妹心里一动,“哥,是靠码头边吗?” 晏淮敷衍应了一声,晏小妹很中意,“哥,我们买那个铺子好不好。码头每日来往者众,一定不会缺生意。” 她恨不得现在就去定下,唯恐慢了半拍被别人抢了。 晏淮道: “你钱又不够,凑什么热闹。” 晏小妹:“我想想法子。” 第(2/3)页